2025年3月15日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开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击剑运动员、教练员及裁判员齐聚英雄城,将在未来五天里展开激烈角逐,这是国内业余击剑赛事中规模最大、参与度最高、影响力最广的赛事之一,标志着中国击剑运动普及与发展进入新阶段。
清晨八点,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已是人声鼎沸,身着各色防护服的选手们手持花剑、重剑、佩剑,在剑道上热身练习,金属碰撞声与裁判指令声此起彼伏,看台上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和击剑爱好者,气氛热烈非常。
“这是疫情后首次全面恢复的全国性击剑俱乐部联赛,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。”赛事总监李伟在开幕式上表示,“3000余名选手中,青少年选手占比超过八成,最小年龄组别为U8,最大年龄组别为45+,真正体现了全民参与的特点。”
本届赛事设花剑、重剑、佩剑三个剑种,各剑种分设U8、U10、U12、U14、U16、17+和成人组等多个年龄组别,比赛采用国际击剑联合会最新规则,个人赛和团体赛交替进行,来自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地的知名击剑俱乐部均派出最强阵容,其中南昌本地俱乐部参赛人数较往届增长显著。
来自上海锋芒击剑俱乐部的13岁小将王梓萱已是第三次参加全国赛,身着白色击剑服的她正在做赛前准备:“这次目标是进入U14花剑前八,我特别喜欢击剑,它教会我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思考。”她的教练告诉记者,近年来江浙沪地区击剑运动发展迅速,不少学校已将击剑纳入体育选修课。
在U10男子重剑场地,小选手们虽然年纪不大,但一招一式有模有样,北京剑客联盟俱乐部的李明浩刚结束一场比赛,尽管以两分之差落败,但他依然笑容满面:“对手很强,我学到了很多,下次一定会更好!”他的父亲在场边表示,孩子练习击剑两年来,不仅身体素质提高了,还培养了专注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。
赛事技术委员会负责人介绍,本次比赛裁判团队由国际级、国家级和专业裁判组成,确保比赛公正性和专业性,赛事采用电子裁判和即时回放系统,最大程度减少判罚争议,值得一提的是,组委会有意识培养女性裁判员,本届赛事女性裁判占比达到40%,创历届新高。
南昌市体育局局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:“南昌作为革命英雄城,有着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,承办此次全国击剑俱乐部联赛,是推动本市体育产业发展、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契机,我们期待通过赛事带动更多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并参与击剑运动。”
赛场外的体验区同样热闹非凡,多家运动品牌设置了击剑装备体验区,让市民零距离感受击剑魅力,组委会还特别设置了击剑文化展,通过图文和实物展示击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,来自南昌师范附小的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前来观摩,不少孩子现场报名了击剑体验课。
近年来,中国击剑运动蓬勃发展,据中国击剑协会统计,全国注册击剑俱乐部已从2015年的89家增长到2024年的586家,注册运动员超过10万人,俱乐部联赛体系不断完善,为专业队伍输送了大量人才,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,中国击剑队获得两金一银的历史最好成绩,极大推动了项目普及。
体育产业专家指出,击剑运动在中国从小众项目走向大众普及,得益于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,中产家庭对子女素质教育重视程度提高,击剑作为培养气质、纪律性和应变能力的运动,受到越来越多家长青睐,成人击剑群体也在不断扩大,成为都市白领新兴健身方式。
本次赛事组委会严格落实安全措施,设置医疗中心和应急团队,确保赛事安全有序进行,赛事还通过多个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直播,方便全国击剑爱好者远程观赛,直播解说团队由专业击剑教练和运动员组成,为观众提供技术分析和赛事解读。
夕阳西下,首日比赛接近尾声,剑道上依然活跃着选手们的身影,胜负已分的小选手们或欢呼雀跃或泪洒赛场,但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对这项运动的热爱,明日,赛事将继续进行团体赛较量,各俱乐部将为团队荣誉而战。
中国击剑协会秘书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击剑俱乐部联赛是全国击剑爱好者展示技艺、交流提高的重要平台,我们欣喜地看到,越来越多青少年通过这个平台走向全国甚至国际赛场,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联赛体系,推动击剑运动在中国持续健康发展。”
随着夜幕降临,南昌国际体育中心渐归平静,但三千剑客的梦想仍在继续,明日,金属交锋之声将再次响起,更多精彩对决即将上演,这项源于欧洲贵族运动的项目,正在中国大地焕发新的生机,书写着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融合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