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马特乌斯建言拜仁帅位,穆勒、德利赫特与基米希应为核心,年轻化需平衡经验

德国足坛名宿洛塔尔·马特乌斯在接受《踢球者》专访时,对拜仁慕尼黑的阵容构建提出犀利建议,这位曾代表德国队出场150次的传奇中场直言:“如果我是拜仁主帅,穆勒、德利赫特和基米希将是我战术板的绝对核心,他们代表俱乐部的现在与未来。”此番言论引发德甲舆论热议,尤其在拜仁经历赛季初阵容动荡的背景下,马特乌斯的观点被视为对管理层“过度年轻化”策略的修正呼吁。 穆...

德国足坛名宿洛塔尔·马特乌斯在接受《踢球者》专访时,对拜仁慕尼黑的阵容构建提出犀利建议,这位曾代表德国队出场150次的传奇中场直言:“如果我是拜仁主帅,穆勒、德利赫特和基米希将是我战术板的绝对核心,他们代表俱乐部的现在与未来。”此番言论引发德甲舆论热议,尤其在拜仁经历赛季初阵容动荡的背景下,马特乌斯的观点被视为对管理层“过度年轻化”策略的修正呼吁。

穆勒:被低估的战术枢纽

马特乌斯将34岁的托马斯·穆勒置于首位,强调其不可替代性:“数据不会说谎——过去十年,穆勒参与进球数始终位列欧洲中场前五,他的无球跑动和空间洞察力仍是顶级,年轻球员需要这种智慧。”据Opta统计,2024-25赛季德甲前五轮,穆勒平均每90分钟创造2.3次关键机会,高于队内任何U23球员。

马特乌斯特别反驳了“穆勒适配性局限”的论调:“有人说他只能踢‘影锋’,这是误解,2020年弗里克用他拖后组织,拜仁拿下三冠王,现代足球需要多功能球员,而穆勒的战术弹性被严重低估。”这一观点与拜仁新帅的轮换政策形成微妙对比——本赛季穆勒仅首发出战3场联赛,替补登场时间较上季减少17%。

德利赫特:后防领袖的稀缺价值

对于荷兰中卫德利赫特,马特乌斯的评价更为坚决:“顶级中卫需要两种特质:防守智商和领导力,德里赫特24岁就已具备,这是金玟哉甚至乌帕梅卡诺尚未证明的。”他引用实例:上赛季欧冠1/4决赛对阵曼城,德利赫特完成11次解围和94%传球成功率,而本赛季其伤缺期间,拜仁场均被射正次数上升至3.8次(上季2.4次)。

“拜仁近年总在谈论‘出球型中卫’,但首先得能防守。”马特乌斯直言,“德里赫特的对抗成功率(68%)和长传精度(83%)完美平衡了现代中卫的需求,如果为追求速度而放弃他,将是战略失误。”此言疑似暗指俱乐部对斯卡尔维尼等年轻中卫的追逐。

基米希:中场引擎不可动摇

关于基米希的争议,马特乌斯选择力挺:“人们总批评他速度不够快,但谁规定后腰必须像边锋冲刺?看看克罗斯——大脑比双腿更重要。”数据显示,基米希近三赛季场均触球次数(105次)、向前传球占比(42%)均位列德甲同位置前二,其与格雷茨卡的搭档组合胜率达71%,远高于其他中场配对。

马特乌斯特别强调基米希的精神属性:“拜仁需要这种‘斗犬’,当球队落后时,他是唯一敢大声指挥老将的球员,这种气质在更衣室至关重要。”这一评价显然针对近期德国媒体对基米希“更衣室影响力下降”的报道。

年轻化与经验的辩证关系

马特乌斯并非全盘否定拜仁的年轻化战略,但他警告:“阿方索·戴维斯、穆西亚拉当然是未来,但若没有老将引导,他们会像无舵之船。”他以巴萨为例:“加维和佩德里爆发式成长,是因为有布斯克茨在场,拜仁现在缺乏这种传承。”

这一观点得到部分名宿呼应,前拜仁队长埃芬博格在专栏中写道:“2013年海因克斯的欧冠冠军阵容有7人超过30岁,经验不是负担,而是保险。”而《图片报》透露,拜仁高层已开始重新评估穆勒的续约选项,原定2025年到期的合同可能延长一年。

马特乌斯建言拜仁帅位,穆勒、德利赫特与基米希应为核心,年轻化需平衡经验

球迷与舆论的分裂反应

马特乌斯的言论在社交媒体引发两极评价,有球迷贴出穆勒本赛季热图,显示其活动范围覆盖全场,评论称:“他仍是进攻润滑剂”;但也有反对者认为:“马特乌斯活在过去的足球里,高位逼抢时代需要更年轻的腿。”

德甲评论员拉斐尔·霍格斯坦在播客中指出:“问题的本质是拜仁的建队哲学——他们想复制皇马‘五年一换代’的模式,但德国青训产出质量并不稳定,过度依赖新星可能重蹈多特蒙德覆辙。”

变革中的十字路口

随着拜仁在欧冠小组赛首轮艰难战平阿森纳,马特乌斯的建议显得更具现实意义,俱乐部体育主管弗罗因德近期表态“转会窗不会再有重磅引援”,意味着现有阵容需支撑整个赛季,如何在青春风暴与经验主义间找到平衡点,将成为决定拜仁赛季成败的关键。

马特乌斯建言拜仁帅位,穆勒、德利赫特与基米希应为核心,年轻化需平衡经验

正如马特乌斯所言:“足球不是FM游戏,真正的豪门知道,传统与创新从来不是单选题。”这场关于建队思路的辩论,或许才刚刚开始。

​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app-k-aoke.com/post/70.html

您暂未设置收款码

请在主题配置——文章设置里上传

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

文章目录